隔壁任老師(任吉的云吹)真的太拼了,從國外的網站上發(fā)現一篇未來佳能R1如何超越索尼α1,爭奪專業(yè)旗艦相機一哥,就迅速翻譯給大家(佳能R1要與索尼α1抗爭,將這5個功能的改善就能全面超越索尼)。看了之后感受頗深,在學習的同時也發(fā)現一些問題,特來和各位攝友一起探討。
在任老師翻譯的這篇文章里提出了如下幾個觀點:佳能R1要與索尼α1抗爭, 努力提高五方面的性能,的就能全面超越索尼。具體五方面如下:
1、全局快門或更高的分辨率;
2、9檔機身穩(wěn)定;
3、散熱效果更好;
4、專業(yè)的機身,專業(yè)的電池;
5、四像素自動對焦。
那我就針對以上提到的幾點,闡述一下我個人的觀點,不足之處請大家海涵。
索尼α1不是視頻機,未來佳能發(fā)布的R1也不是視頻機,也就是α1和R1作為旗艦照相機,主要是提供給專業(yè)圖片攝影師(不是商業(yè)攝影師,但也足夠商業(yè)攝影師使用)使用的;其主要用途是拍照,視頻拍攝功能是額外送的,視頻拍攝會有驚喜,但不要苛求。
既然不是視頻機,依照佳能的技術儲備,造出來參數高于α1的機身,也基本上不會存在散熱問題(視頻機,佳能需要在其COMS散熱問題上有所突破)。
在相機內部,發(fā)熱源主要有兩塊:感光元器件和圖片處理芯片;索尼α1的被動散熱系統(tǒng)還是相當可靠的(拿α7RIV和佳能5DIV比,α7RIV機身比5DIV小一圈,也沒見α7RIV被發(fā)熱問題困擾);索尼有此技術,佳能經過R5的摸索,R1單是以拍照為主的話,基本上也不會有什么問題。如果非要用來拍8K視頻,佳能的發(fā)熱源不出在圖片處理芯片上,而出在感光元器件上,這個確實是佳能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內置風扇解決散熱問題顯然不是最好的方法,會增加機身的尺寸、產生風噪以及增加耗電量,最好的及解決方法還是設計更加有效的被動散熱系統(tǒng)以及減少芯片的發(fā)熱量。
不管索尼還是佳能,早在幾年前都提供通過外接電池的問題解決續(xù)航問題,同時還能同步給機身電池充電,借用郭德綱的話,“別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上網查一下希鐵模塊化外掛電池有多強悍;哪個玩商業(yè)延時攝影的攝影師手上沒有幾塊。
頂級新聞圖片社的記者,哪一個不是身上至少兩臺專業(yè)機,口袋里還會有一臺專業(yè)卡片機以及若干臺手機,身邊還有會帶有隨時通過筆記本、無線網絡進行數據傳輸、簡單撰稿的輔助記者。而且還是群狼作戰(zhàn),大范圍的新聞現場,實現記者多點步位的聯(lián)合作戰(zhàn):如一些重大賽事,任何一個新聞社都團隊作戰(zhàn):多少年前,奧運會的新聞記者數目都比參賽人員多,就說明了這一切。就算是單節(jié)電池續(xù)航翻一倍,也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如果不能確保此時有備用機可以隨時工作的話,沒電了他們也不敢輕易換電池,因為不知道換電池期間會出現什么精彩畫面,所以為了保證不在換電池期間錯過好畫面,外接高質量電池組非常有必要,而且希鐵的電池模塊直接連在相機底座或者接到機頂熱靴上,相當方便。(特別聲明:不為希鐵做廣告,只是告訴大家專業(yè)圖片記者人家是怎么玩的)
怎么說呢,在眾多專業(yè)圖片社記者看來,機身穩(wěn)定系統(tǒng)不屬于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換句話說,就算沒有,對那些專業(yè)記者也無所謂,他們一直堅信,穩(wěn)定可靠的三腳架才是最強的穩(wěn)定系統(tǒng)。超過300的焦距一定帶架子,你見哪個記者手持640就在那里狂拍了,其他記者一定認為這貨瘋了,拍了半天,都是廢品……難道這是故意做戲讓讓領導看的,證明他干活了?
如果機身穩(wěn)定系統(tǒng)和鏡頭防抖系統(tǒng)會影響畫質的話,專業(yè)攝影師都會關閉機身防抖和鏡頭防抖系統(tǒng);近距離拍攝也會配合閃光燈同步使用,而且隨時轉移陣地。個人認為,不出意外的話,不管索尼也好,佳能也好,會在短時間內推出自己全新的大功率閃光燈,以應對高速連拍時現場光線不足的問題。
當然了,佳能R5的機身穩(wěn)定系統(tǒng)已經很強大了,也能支撐特殊情況下(如出現意外,如閃光燈回電不到位什么)的正常拍攝,未來的R1直接拿過來就很爽了。
總的來講,全局快門和高分辨率取決于技術水平和使用要求。
個人認為是否采用全局快門要看有沒有必要使用:作為一臺以拍照為主的旗艦照相機,至少在這個時候還沒有必要采用全局快門,因為器材大戰(zhàn)還沒有打到那個份上。對于拍照來講,索尼α1每秒連拍30張已經是史無前例了,相對于膠片時代連拍速度10張/秒,這已經無法想象了;至于說是否采用全局快門大幅度提高連拍速度,其實沒有必要,因為這機子不是專門用來拍視頻的。
很長一段時間,各家相機廠商的頂級旗艦機型都維持在2000萬像素。是不是各家廠家沒有能力將像素進一步提升?肯定不是,因為對于專業(yè)圖片攝影來講(尤其是新聞領域),2000萬像素的畫面足夠用了。
在這之前,制約頂級旗艦機型像素進一步發(fā)展的原因不在感光元器件的像素上,而在于圖片處理芯片以及內部數據緩存單元和儲存芯片上:這就需要在連拍和像素之間尋求均衡。而當前,各個相機廠家顯然有了大的技術突破。旗艦相機里,各家相機使用的圖片處理芯片和緩存芯片一定是最頂級的。無論是索尼新開發(fā)的雙BIONZ XR?體系,還是佳能的DIGIC X體系,足夠實現5000萬像素每秒30張的RAW格式的圖片拍攝。
佳能在其官網上已經明確表示,R5不僅面向視頻客戶,同時也能夠應對新聞、體育記者以及商業(yè)攝影師的專業(yè)需求,也就是R5憑借每秒20張的連拍速度以及強大的對焦功能,也能夠應付專業(yè)圖片領域的日常拍攝。R5都可以,R1沒有理由會比R5弱。
佳能R5的對焦已經讓很多人眼前一亮,而且佳能官網也聲稱可以滿足專業(yè)新聞、體育領域的畫面拍攝。專業(yè)旗艦照相機在其他方面可以妥協(xié),在對焦問題上絕對是拼的你死我活,對焦直接影響了能否迅速拍出好照片。個人認為佳能新旗艦R1在對焦問題上絕對不會擠牙膏,因為索尼已經打到家門口了,為了尊嚴也要傾其所有;專門拍照的旗艦相機對焦輸了,那以后就再也抬不起頭了……
專業(yè)相機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可靠性,佳能的1系,尼康的單數系,其機身常常被戲稱可以用來砸核桃,這點上絕對不要懷疑,未來的R1會挑戰(zhàn)各種苛刻拍攝環(huán)境的;在機身可靠性上,個人倒是覺得索尼的機身很柔弱,像個小姑娘。
旗艦照相機,操控越簡單越好;這點上數碼相機都不如當年的膠片相機,復雜性增加就降低了可靠性??戳怂髂幡?的機頂圖片,發(fā)現索尼幾乎將所有和拍照有關的都一股腦的放了出來,包括雙層撥輪,就是為了使操作簡單快捷,而之前尤其是α7系所采用菜單、按鍵式組合操作則盡可能地規(guī)避;在操控的便捷性上,佳能應該能做的更好。
索尼α1一發(fā)布,廣大影像工作者都期待佳能的R1迅速橫空出世,就是希望R1在R5的基礎上能夠更加突出,把不如α1的一些指標提上去。個人認為,佳能不會在指標上全面超越索尼α1的指標,有些還會人為的降低,作為一部頂級旗艦型照相機,可靠性遠比一些虛頭巴腦的過度指標更實際。
再就是α1的視頻功能,佳能R5可以支持8K 12位RAW短片機內錄制,難道索尼不行?索尼肯定行,但這個功能不能釋放,不然索尼的很多影像設備就需要重新規(guī)劃定位了,畢竟索尼也好、佳能也好,不能把手上的牌一下子全出了,那樣絕對無法支撐未來的發(fā)展。
還有就是再次強調,作為攝影旗艦機的α1和R1,都是以拍照作為首先考慮的功能,而且是主要提供給大的新聞機構、圖片社使用的。那個攝影工作室用α1和R1主力去拍視頻,只能說腦子全是水了,5萬塊錢,買個Z CAM E2 – F8它不香嗎?用得起α1和R1拍照的機構,人家拍視頻不是出動一個小隊的PXW-Z750(單機身28個W上下)?所以不要過多考慮R1的視頻拍攝功能,別說給大家潑冷水,之前佳能的EOS-1D X Mark III考慮過視頻拍攝沒?不就是勉強應付一下,因為拍圖片功能強大,那個強大的處理器順便連視頻處理的事也做了(不就是800多萬像素電子快門每秒30張連拍唄,就那點數據,順便就處理了)……所以別有太大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