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發(fā)行時,需要由專門的評級機構(gòu)來對債券發(fā)行主體信用進行等級評定,不同等級代表不同風險。那么,債券評級幾個級別?對此,本文將借助有關知識來展開討論,為大家提供一個參考思路。
按照債券市場信用評級的有關規(guī)范,債券評級一般分為長期債券評級和短期債券評級,其中,長期債券評級共有九個級別,總體分為三等;短期債券評級共有六個級別,總體分為四等。
通常,長期債券評級具體分為:AAA、AA、A、BBB、BB、B、CCC、CC、C。其中,AAA是最高信用級別,C是最低信用級別。另外,對于其余的A等和B等級別來說,可以在字母前用“+”或“-”符號來表示債券信用略高于或略低于該級別。
短期債券評級具體分為:A-1、A-2、A-3、B、C、D。其中,A-1是最高信用級別,D是最低信用級別。另外,在短期債券評級中,不會對其中的信用等級進行額外標注。
一般來說,相同品類的債券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信用評級越高的,***債券的風險就越低,不過相應的債券收益也會較低;而信用評級越低的,***債券風險就會越高,往往其債券合約中所承諾的收益也會較高。
需要注意的是,信用評級只是一種對未來的預測,它并不能保證債券發(fā)行方一定不會違約。也就是說,高評級債券有可能會違約,相反,被評級機構(gòu)不看好的低評級債券也有可能按期履約。所以***者也應結(jié)合有關發(fā)行方的基本情況來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