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的蚊子”系列的表現(xiàn)主義情懷不同,我們現(xiàn)在面對的作品有著一個不合時宜”的浪漫主義的開頭。之所以說是不合時宜”,是因為在強調批判與行動的當代藝術語境中,浪漫主義似乎是一個充滿布爾喬亞意味的陳詞濫調了。但是,我們或許依然應該隨著這個不合時宜的浪漫主義”開頭而開頭。
以塞亞·柏林在《浪漫主義的根源》中,曾經分析到浪漫主義在1760年到1830年間,相比正常而沉悶的古典主義而言,是一個現(xiàn)代而前衛(wèi)的文化情結,之所以說前衛(wèi)是因為其核心在于對于死亡的殉道般的熱情。雖然意識到浪漫主義風格的復雜性,他還是富有激情地寫道:
浪漫主義是愛出風頭的,是怪癖,是為《歐那尼》一劇而戰(zhàn)的戰(zhàn)場,是倦怠,是生之厭倦,是薩丹納帕路斯之死,不管是德拉克洛瓦的繪畫、柏遼茲的音樂還是拜倫的詩所描述的的薩丹納帕路斯之死。它是帝國、戰(zhàn)爭、**、世界末日的震撼。它是浪漫主義的英雄——反叛者,厄運纏身的讓你,受詛咒的靈魂,是海盜、曼弗雷德們、異教徒們、拉臘們、該隱,是拜倫詩中的那些英雄。
環(huán)顧整個展覽,如果有足夠的細心,我們首先看到的是被藝術家稱為我的手抄本”的《薩丹納帕路斯之死》。這件作品的原作由德拉克洛瓦完成于1827年。他是以賽亞·柏林反復提到了那個浪漫主義的標志,也是拜倫同名演繹。納帕路斯是古代亞述靠前王朝的最后一個皇帝,在國家毀滅王宮被攻克的瞬間,他下令**自己的妻妾,焚燒自己寢宮。這個亞述國王的瘋狂故事最早被拜倫描寫過,而德拉克洛瓦的作品更是根據(jù)這個詩歌的啟發(fā)而完成的。今天很少為人注意到的是,無論是拜倫還是德拉克洛瓦都是站在一個贊美的立場上描寫這個兇殘的國王的。拜倫從國王嘴中驕傲地說出:現(xiàn)在我什么也不虧欠你們/甚至/連一個墳墓也沒有留下來給你們”;而在德拉克洛瓦的畫中,面對殘暴的***戮,納帕路斯的表情冷峻、堅決而高傲,卻完全沒有我們想像的末日降至時的昏君恐慌。而恰恰這種對于殘暴的的歌頌和呈現(xiàn),是浪漫主義的前衛(wèi)性之所在,也是拜倫和德拉克洛瓦共同的主題,而在以賽亞·柏林筆下則被稱作是生之厭倦”。
我并不認為郭偉對于《薩丹納帕路斯之死》的知識比我這個美術史背景的人多,但是當他在成都藍頂工作室向我展示這件作品,他指著這件作品說:其實毀滅有時不是因為仇恨,而是因為熱愛”的時候,我堅信他在這件作品中的心理投射現(xiàn)實預示一種更為當代的態(tài)度,而這種態(tài)度毫無疑問承接了浪漫主義的精神本質。作為浪漫主義開端的《薩丹納帕路斯之死》被藝術家本人稱作第2號虐***”(第1號虐***”是《西阿島的**》),它有著高3米92,長4米96的巨大體量。我們可以想見在一個沒有電影這些機械復制圖像觀看體驗的時代,面對它時身臨其境一樣的絢爛效果(而不是恐怖效果)。而現(xiàn)在,這張第2號虐***”被藝術家可以的分色畫法搞得有點面目不清,而且尺寸被縮小到廉價的爾狹窄的如家快捷酒店里的裝飾畫的尺寸。當藝術家昵稱這件不及原作二十分之一大作品為我的手抄本”時,他是否在提示在我們的時代有著比200年前浪漫藝術家想像的***與***戮更為***的事情。這些事情包括:巴格達街頭的爆炸和尸體,街頭對犯人的公開槍決,美國和非洲對于犀牛與馴鹿的狩獵,同性3P的AV***和地板上無辜凝望的貓,**帶著記者對性工作者的肆意搜查和災難之后工作人員檢查核泄露,也包括墨索里尼的情婦和切格瓦拉的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