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賬戶是偏好收益而厭惡損失的過程,就是人為提高預期收益或降低預期虧損的行為。那么它的運行原理是怎么樣的?主要要素包括有哪些?
會計科目的資產(chǎn)=負債+所有者權(quán)益,在證券***市場上,證券賬戶的資產(chǎn)=本金+浮動盈虧,盈虧是浮動的,這與會計定期結(jié)算有著巨大的差異,而心理賬戶的原理就在于巧妙地利用了這個不同,將盈利提前結(jié)算計提,再將虧損保留在賬外,從而實現(xiàn)資產(chǎn)放大的過程,起到心理舒坦安慰的效果。因此心理賬戶的資產(chǎn)=本金+浮動最高盈利-實際虧損,它的主要運行原理包括:
心理賬戶最大的特點是將資產(chǎn)最高的那個時間點作為結(jié)算點,計提盈虧,將資產(chǎn)定格在高位,從而作為本金,重新計算。
在計提盈利的同時,又不肯承認虧損,導致在股票操作過程中經(jīng)常是去盈補虧,因為證券賬戶統(tǒng)計的浮動盈虧不是真正的盈虧,只有等你賣出之后才是最后的盈虧,那么***者常常傾向于過早地就將盈利落袋為安,而對于虧損則遲遲不肯下手,沒有拋掉的虧損只是浮虧,算不得賬的,以此來安慰自己。
至于本金之上的漲跌還說得過去,只要不觸碰底線,怎么都可以!一旦跌破***,則如坐針氈,十分難受,如果盈虧同樣多的錢,虧損所帶來的痛苦要遠遠大于盈利所帶來的快樂。
心理賬戶它是由2017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獲得者塞勒提出,經(jīng)典的例子如:你要去看一場演唱會,如果是門票丟了肯定就不會再重新買了,如果是丟了同樣多的錢,結(jié)果還是會去看完這場再說。
因為在心理賬戶里面,損失既然發(fā)生了,都會歸總到沉沒成本里面,也就是總的支出,而心理賬戶的賬戶非常簡單就是收入-支出=所有,只算總賬,不管是錢包還是門票丟了,都可以算作新增了一筆支出,是計提了的,而再買門票則是又要多增加一筆支出,賬戶就會減少,是痛苦的事情,所以是大多數(shù)人不能接受的事實。
同樣,人們在消費決策時把過去的投入和現(xiàn)在的付出加在一起作為總成本,來衡量決策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