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效益原則是用來評估金融利潤的原則,即只有在效益大于成本時,企業(yè)才會進行某項決策。比如說某項生產活動的成本超過收益,說明該項生產是虧損的,而另一項生產活動效益超過成本,那么說明該生產決策是正確的。
從信息經(jīng)濟學角度看,即使運用作業(yè)成本法,也只能提供相對準確的成本信息而不能提供絕對準確的信息。確認的成本動因越精細,成本信息的精確性越高,則作業(yè)成本系統(tǒng)付出的計量成本(信息收集和分析成本)也越高。當選擇某個成本動因所帶來的經(jīng)濟效益大于因選擇該成本動因而增加的計量成本時,即需要選擇該成本動因。反之,就需要放棄對該成本動因的選擇。在實際工作中,成本效益分析可以采用差量成本分析法:假設用計量成本表示因選擇了某個成本動因而要求計量的相關成本,用錯誤成本表示因沒有選擇某個成本動因而使產品成本的精確度下降,從而使企業(yè)管理當局做出錯誤決策所付出的代價,則差量成本即是選擇某個成本動因與否的兩個方案所形成的成本之差。
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企業(yè)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經(jīng)濟效益。成本管理要為這個目的服務,需要講求成本效益,樹立成本效益觀念。所謂成本管理的成本效益觀念就是成本管理要從“投入”與“產出”的對比分析來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考察成本高低的標準是產出(收入)與投入(成本)之比,該比值越大,則說明成本效益越高,相對成本越低??疾斐杀緫粦敯l(fā)生的標準是產生(收入)是否大于為此發(fā)生的成本支出,如果大于,則該項成本是有效益的,需要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