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多少80后的剩男剩女們還沒解決個人問題,90后已經開始離婚了。如今這些90后成離婚大潮主力,而這些“90后式離婚”當事人對于離婚事件非常淡定瀟灑,甚至離婚理由也是一地雞毛,令人啼笑皆非。
當不少80后還在與“剩男剩女”的標簽抗爭時,靠前批90后已經結婚又離婚。
我們并沒有十分精確的90后離婚數(shù)據(jù),可以查詢到的是,2016年上半年,一個中部省會城市就有近5000名90后離婚,占全市總離婚人數(shù)的21.12%。
電影《失戀33天》中,有一句總結兩代人不同婚戀觀的臺詞:“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對待婚姻就像冰箱,壞了就反復地修,總想著把冰箱修好。不像你們現(xiàn)在的年輕人,壞了就總想換掉。”
90后離婚原因:1、大環(huán)境變了,觀念也變了
過去,人們相互結合、踏入婚姻基本以“生產”為目的,離婚更是被視為一個人道德上的污點與缺陷。離婚案例十分鮮見。
而如今年輕的一代從小生活在物質條件更為充裕的環(huán)境中,他們婚姻的基礎已發(fā)生改變。“現(xiàn)代婚姻更多的是靠情感、文化和性等內在紐帶來凝聚夫妻。
這樣的婚姻關系被稱為‘心理—文化共同體’?!敝袊缈圃貉芯繂T、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陳一筠表示,與傳統(tǒng)模式相比,它文明得多,進步得多,也脆弱得多。
除了婚姻存續(xù)基礎的變化,事實上,年輕人的高離婚率只是順應了歷史發(fā)展潮流。外界經驗已經表明,城鎮(zhèn)化、工業(yè)化提高帶來的社會效應之一便是離婚率的提高。
2、婚姻是門學問“巨嬰們”卻無師可從
生長在國內的年輕人在婚姻上往往處于尷尬的境地,一方面由于“不能早戀”等原因情感經驗不足,另一方面在經營婚姻上缺乏指導。更可怕的是,父母在其中的作用無異于“雪上加霜”。
與西方同齡人相比,國內年輕人在情感方面的經驗嚴重不足。但是完成高等教育、大學一畢業(yè)便開始遭遇親屬催促結婚的壓力。由于經驗不足,再加上部分父母的強勢干預,許多年輕人大概難以練就挑選另一伴的火眼金睛,結婚后彼此的問題便會暴露無遺。
3、世界上離婚最自由的國家:國內的離婚成本“有點低”
2003年國務院頒布的婚姻登記條例大大簡化了在民政部門**登記離婚的手續(xù),這一方面保障了離婚自由,另一方面也給那些沖動型離婚或草率型離婚打開了方便之門。
一位離婚登記處工作人員坦言,**離婚的速度雖然提高了,手續(xù)簡便了,但大家對婚姻的態(tài)度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更草率了,一周婚姻、一月婚姻、半年婚姻現(xiàn)在已非個別。
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夏吟蘭認同現(xiàn)行《婚姻法》制度下,國內夫婦離婚成本極低。
離婚后財產如何分割?一、男女平等原則
該原則體現(xiàn)在離婚財產分割上,就是夫妻雙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財產的權利,平等地承擔共同債務的義務。
二、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則
這里的“照顧”,既可以在財產份額上給予女方適當多分,也可以在財產種類上將某項生活特別需要的財產,比如住房,分配給女方。同時,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要特別注意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權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不能列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三、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則
在離婚分割共同財產時,不應損害財產效用、性能和經濟價值。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產資料進行分割時,應盡可能分給需要該生產資料、能更好發(fā)揮該生產資料效用的一方。
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活資料進行分割時,要盡量滿足個人從事專業(yè)或職業(yè)需要,以發(fā)揮物的使用價值。不可分物按實際需要和有利發(fā)揮效用原則歸一方所有,分得方應依公平原則,按離婚時的實際價值給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四、給予補償原則
依《婚姻法》第四十條的規(guī)定“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xié)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的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p>
此條規(guī)定是指依法分割夫妻財產時,付出較多義務的一方,可向另一方要求補償,補償是從分割后的財產中支付,分割的財產不足支付的,從其個人財產中補足。
五、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
就是指在一方存在過錯的時候,離婚財產分割照顧無過錯方,及對無過錯方對分財產。此項原則根據(jù)地區(qū)的實際操作不同,沒有明確的定論。主要還是看法官是否認可此項分割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