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建筑面積等于套內建筑面積加上公攤面積,它指的是一個投影面積,包括建筑物的外墻之內的所有投影面積。對于購房者來說,建筑面積也就是購房面積,這些面積既包括室內住的地方,也包括公攤的走廊電梯等。
套內建筑面積就是自己房子的實際面積,這部分面積也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蓋房子使用的面積,比如墻體占用的面積和陽臺的面積,另一部分就是實際能使用的面積,也叫作地毯面積,指的就是能夠鋪地毯的面積,也就是實際可以使用的面積。其中墻體所占的面積是分攤的,因為在大多數(shù)建筑里,一層會有不止一個用戶,那么相鄰的房子就會使用共同的墻,這部分的面積是分攤的。
公攤面積涉及到一個系數(shù)叫做公攤系數(shù),公攤系數(shù)的計算方式是整棟樓的公攤面積除以整棟建筑的建筑面積,每個用戶所要承擔的公攤面積就是購買的建筑面積呈上公攤系數(shù)。
涉及到建筑面積就要涉及到費用的情況,在買房的時候,包括購房的費用,以及以后生活中要支付的物業(yè)費等都是按照建筑面積計算的。而房屋的套內面積就會跟房屋的價值有直接關系了,如果一個房子的可利用面積比較大,那么該房屋的價值也就比較高。在現(xiàn)在的情況下,普通的住宅樓的層數(shù)都比較多,最高的可以達到三十多層,按照國家要求,房屋建筑的層數(shù)超過六層就需要安裝電梯,所以相比之前的老房子所占的公攤面積都比較大。之前的房屋大多數(shù)都是在六層及以下,沒有電梯井,只有一個樓梯,所以公攤面積必然會小很多。但是這部分的公攤面積也是為了居民的生活便利。